一天,有位病患得了肝癌,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吴孟超面前,将病情做了说明后,说:“这些钱,你看够不够用?”结果,病患家属看了账单,后悔不已。
原来,这位病患在到上海求医前,打听了下治疗费用,将自家住的房子卖了,筹集了大几十万,心里还想着要怎么才能筹集更多钱。
然而,当病患家人拿着账单时,看到上面的不足2万的数字,生生愣了很久,随后就懊悔不已,这点费用根本不需要卖房,现在回去还没地方住,病患还休息不好。
(资料图)
病患也感叹着:“没想到大上海会有这么低的收费!”
吴孟超却说:“我是医生,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,怎么能从病人身上捞钱呢?”
有时,吴孟超发现病人的药费很贵,或做了一些没必较的检查,就会发脾气,告诫自己的弟子:没必要做的检查不做,能用便宜药的不用昂贵药。
弟子有时解释说:“药是家属要用的。”
吴孟超毫不客气地讲:“是家属要求,还是你们医生讲的?(另一种药)三天打六支,才100块,为什么不用上去?要替病人着想。”
他的眼里是病,心里是人。
吴孟超,中国科学院院士,被誉为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。他推动了中国肝病医院从无到有,从有到精,他完成了1.6万余台肝脏手术,救治了近2万名病人,彻底摘除中国是“肝癌大国”的帽子。
1922年8月,吴孟超出生于福建闽清县的一个山区小村。连年战争,家境清贫。3岁,父亲远离家乡到马来西亚谋生。5岁,母亲带着他和弟弟投奔父亲。家里种植了橡胶树后,经常半夜起床去割胶。
割胶时间长了后,吴孟超居然将一把割胶刀玩得贼溜。
有一次,三兄弟割胶比赛,无论怎么努力,两兄弟都比不上吴孟超,询问之下才知道,割胶,不仅要经常锻炼双手的灵活性,还要知道割得多深才会起到最佳效果,最关键还要掌握最后的两刀,要准,要恰到好处。
1940年,吴孟超离开生活了12年的马来西亚,回到了中国,继续求学。1949年,他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。次年,他进入第二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。
工作期间,吴孟超有缘拜师裘法祖教授,学裘师的医术与医道。
1956年,吴孟超请教恩师裘法祖,该往哪个方向发展。裘法祖说:“医学发展迅猛,但肝脏外科研究仍处在混沌之中,几乎是一个“世界难题”。你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。”
裘法祖教授讲的肝脏外科,给吴孟超开启了新的大门。
他在肝脏外科方面开始著书立说,制作了100多个肝脏结构模型,培养了将近200名高端人才。
1945年,安徽农民陆本海,挺着个大肚子,来找吴孟超。
8年前,他确诊肝脏上有肿瘤,被判“死刑”。8年后,当初的小肿瘤,长成了巨瘤,命悬一线。
如此大的血管瘤,国内外没有先例,手术风险异常高。
但这一切在吴孟超眼里都敌不过一个字:救!
经过12个小时的奋战后,一个重达36斤的肿瘤被卸下,创造了世界奇迹。
2004年,21岁的大学生王甜甜,面对无力承担的30万肝脏移植手术费用,在媒体上发出求救:“谁能出钱救我,我愿‘典身’10年!”
有网友看到,留言说去找吴孟超教授,他也许能让你起死回生。
已经82岁的吴孟超组织了多次专家会诊,最后决定:不做肝移植,就用手术切除肿瘤。
有人劝他说,都没人刚做,你来做,万一出了什么事,你的名誉就没了。
吴孟超却说:“名誉算什么,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。那算啥,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。”
2005年,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,上级派人考核,按理说当天手术要取消。
但吴孟超依然走进了手术室,因为患者来自农村,多住一天院,他的家庭就要多付一天的费用。
长时间的手术,长时间的站立,吴孟超的手和脚在岁月中逐渐弯曲变形,再难恢复如初。
“吴老以九十高龄,与患者肝胆相照。作为医生,作为军人,他都是一座丰碑。”
这样一位老先生,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。
今日榜样-吴孟超
你见过96岁还在手术台上做手术的医生吗?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施行了肝脏手术的外科医生,打破了这个“零的记录”被誉为“中国肝脏外科之父”。
肝癌,是吴孟超的“心头大患”。他曾说,毕生夙愿是“愿天下再无肝癌”。
90岁高龄,仍亲自主刀,即便双手严重变形,几乎没有一根手指可以伸直,但只要拿起手术刀,他的手就能立马灵活起来,心手相应,游刃有余。
2004年,他接下了一台难度很大的手术,病人是一个女大学生,被查出中肝叶上长了一个篮球大的血管瘤,长在身体禁区中的禁区中,没有医生敢动这个手术,此前已被多家医院拒收。
同事劝吴孟超说:这么大瘤子,人家都不敢做,你做啊?万一出了事,你的名誉就没有了。他回答:“我的名誉算什么?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,那算啥?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。”,
这台手术,吴孟超亲自主刀,做了整整十个多小时的手术,终于把病人救了过来。
他说“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,也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
他一生做过1.6万余例肝脏外科手术,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,硬是把2万多名患者一个一个驮过了河。
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,实施了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,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七干法,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。
在97岁的退休感言中,他写道:“只要病人有需要,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,投入战斗!”
在旁人看来那一米六二的身高,却是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大。
让我们致敬吴老,为吴老点赞!
#记住人民英雄的样子##致敬我们的城市守护者##肝脏肿瘤切除#
2018年,一位96岁还在上班的的老人,被邀请走上《朗读者》的舞台。2019年1月14日,97岁的他才正式迎来退休生涯。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“大国神医”的吴孟超院士。
吴孟超一生获得过无数荣誉,他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,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,被世人称为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。
1922年,吴孟超生于福建闽清县,5岁同家人前往马来西亚,18岁回到中国,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。在那里,他师从医学泰斗裘法祖,正式走进肝胆外科领域。
当时的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,因为技术落后,手术成功率几乎为零。1956年,外国的一个肝脏外科专家访问中国时断言:中国的肝脏外科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,至少要二三十年的时间。
吴孟超不信这个邪,他一头扎进了中国肝胆外科的研究之中。凭着一腔热血,他一路坚守,这一研究,就是漫长的76年。
1959年,吴孟超创立中国人肝脏“五叶四段”的经典解剖学理论,奠定我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。
1960年,吴孟超主刀成功完成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,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,开创我国肝脏外科手术止血方法先河。
1963年,吴孟超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术,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胆外科的前列。
1975年,吴孟超为病人切除长达63厘米的巨大肿瘤,他在手术台前站了12个小时。
1983年,吴孟超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,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。
一步一个脚印,吴孟超的生涯,就是不断刷新纪录的生涯。在他的努力下,现在的肝脏外科手术死亡率降低为0.30%,肝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56.1%,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79.8%。
对于“生命”,吴孟超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。他知道任何一个患者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满含爱意的眼睛。
吴孟超说,“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,而是救治生命。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,帮助一个个病人度过难关。”
据统计,吴孟超从医76年,#八卦手册##说TA#拯救了超过1.6万名患者的生命,其中年龄最小的仅仅出生4个月。
吴孟超因为在医疗领域的杰出贡献,被评为2011年度“感动中国人物”,评委会写给他写的颁奖词是:
“60年前,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,到今天也没有离开。手中一把刀,游刃肝胆,依然精准;心中一团火,守着誓言,从未熄灭。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,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。”
2018年,96岁的吴孟超被邀请走上《朗读者》的舞台。主持人董卿几度哽咽,读出了护士长写给吴孟超的信:“很多人看到您是个传奇,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躺在椅子上的您,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,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,掌心朝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……”
对于身外之名,吴孟超表示:“名誉算什么,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。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外科医生。”
对吴孟超来说,救病治人才是他的终生追求。退休那天,97岁高龄的吴孟超依然表示:“只要病人需要,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。”
所谓医者仁心,莫过于此!#说TA##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##我要上头条#
97岁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吴孟超今天院士退休,从医70年,救治1.6万肝胆病人,他说:只要病人需要,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!
不要等到他们离世才说感谢[玫瑰][玫瑰][玫瑰]
想起去世不久的肝胆外科吴孟超院士,与普外科及肠瘘鼻祖的黎介寿院士一样,都是军中医学泰斗!缅怀前辈,记住他们!
【吴孟超日记仔细记录上万次主刀】“1997年,手术241台”“2003年,手术186台,出差19次,其中出国5次”“2005年,手术237台,出差30次、共90天,含出国4次”……翻开吴孟超院士的日记,感受到他的生命已和手术台连在一起。今天是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,纪念将一生献给中国医学事业的吴老![心]
吴孟超院士也走了,一路走好啊
【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于26日8时30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】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于26日8时30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
吴孟超院士是名好医生,也是一名好父亲,培养出了三个好女儿!
光明网光明网官方账号
吴孟超生前日记公开!上面竟然还有这些细节
5月22日,吴孟超院士逝世一周年。他因长时间握手术刀,手指都已变形。
吴孟超院士曾说:“我的名誉算什么?我不过是个吴孟超!” 一年过去了,我们深深怀念您!
本文吴孟超简介,吴孟超简介一百字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